欢迎您访问吉林教师资格网! 本站为【学考网】旗下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民间交流网站,最新教师考试动态请各位考生以吉林省教育考试院www.jleea.edu.cn或当地教育局所示为准。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招聘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微信小程序

免费领课/找工作

在线咨询
公众号
交流群
考生交流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短信提醒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获取验证码

特别提醒:

1.提醒为短信模式,请填写本人正确的手机号码

2.确认预约后,会有专门的客服确认您预约的项 目,请保持通讯畅通

3.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客服热线:
或点击网站首页的在线咨询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各科考试考点汇总

时间:
2020-11-16 10:42:22
作者:
李老师
阅读:
来源:
吉林教师资格网

  【导读】又一次的教资考试开始了,还是听到有同学对于备考的方向有疑惑,刷题没有方向就如竹篮打水,如何抓住考试重点刷题呢?

  这里,吉林教师资格网整理了一些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考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考点 1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与基础,它制约了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

  ①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与生物基础;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

  的 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遗传奠定婴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②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生理成熟制约着婴幼儿心

  理 发展的顺序;生理成熟为婴幼儿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婴

  幼儿心 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2) 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它决定了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速度、程度与方向,将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其中,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 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主导作用。

  2.主观因素

  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指的是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

  (1) 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和意识能动性本身也影响和制约幼儿心理发展。

  (2) 幼儿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幼儿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考点 2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主要观点: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儿童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儿童发展本身自然的成熟程序。

  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考点 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非常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所谓社会学习,也称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来进行学习。

  (2) 强化的模式。班杜拉认为行为的强化模式有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①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的评价;

  ②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行为受到强化而受到强化;

  ③自我强化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表现满意而进行的自我奖励。

  (3) 三元交互作用理论。班杜拉总结出影响学习的三类因素:环境(资源、行动结果、他人与物理条件)、个体(信念、期望、态度与知识)和行为(个体行动、选择和言语表达)。班杜拉认为三类因素互为因果,每两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

  考点 4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表现出四个不同质的阶段。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这一阶段的婴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 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和上一阶段的幼儿相比,思维有了质的飞跃。思维具有集中化、自我中心性,没有守恒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此时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具有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化。

  4.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以上)

  这个时期的儿童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考点 5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系统化。

  考点 6 幼儿身体发育的基本规律

  1.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幼儿身体发育具有不等速性;

  3.幼儿身体发育具有程序性;

  4.幼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但又协调统一的;

  5.幼儿身体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考点 7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的规律;

  2.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的规律(首尾规律);

  3.从中央部位动作到边缘部位动作的规律(近远规律);

  4.从大动作转向精细化动作的规律;5.从无意识的动作发展到有意识动作的规律。

  考点 8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1)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仍然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 与幼儿需要、兴趣密切相关的事物逐渐成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原因。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1) 幼儿注意的广度比较窄;

  (2)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但不同年龄阶段,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异;

  (3) 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比较弱;

  (4) 幼儿不善于随着活动任务的变化而灵活地转移自己的注意。

  考点 9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以表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有以下几个方面。

  1.象征性

  4 岁以后幼儿的思维具有了象征性。

  2.经验性

  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

  3.拟人性

  幼儿往往会将无意识的、没有生命的东西当作有意识和有生命的东西。

  4.表面性

  幼儿的思维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的,因此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5.固定性

  6.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缺乏灵活性,他们较难掌握事物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认死理”。

  7.近视性

  幼儿只能考虑到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多地去思考事物的后果。

  考点 10 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权利,不歧视幼儿,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2.教师应与幼儿平等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要,关爱他们;

  3.教师要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和活动中去,体验幼儿的感受。

  考点 11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包括两部分:教育的一般原则和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1.教育的一般原则

  (1) 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保障合法权益的原则;

  (2) 发展适宜性原则;

  (3) 目标性原则;

  (4) 主体性原则

  (5) 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6) 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7) 整合性原则。

  2.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1) 保教合一的原则;

  (2)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 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4) 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

  考点 12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

  启蒙性是指对幼儿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

  2.生活化

  对幼儿来说,大多数的学习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所以,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

  4.活动性

  对幼儿来说,只有具体的活动才是真实的学习,只有在活动中,幼儿才能理解学习的内容,直接获得学习经验,才能与他人交往,与环境互动,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5.潜在性

  幼儿教育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考点 13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1.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2.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是全面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保证。

  考点 14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

  1.榜样示范法;

  2.渗透教育法;

  3.评价激励法;

  4.成果欣赏法;

  5.图示观察法;

  6.游戏练习法;

  7.家园共育法。

  考点 15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2.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3.幼儿参与性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涵于环境之中,而且蕴涵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4.安全性原则

  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安全,主要应通过环境的创设,积极主动地消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电线、开关、插座、消毒液等,应放置在幼儿不易够到的地方。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 因陋就简。此外,根据本园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

  考点 16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2.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个性,适应社会生活;

  3.有利于幼儿园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考点 17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应该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环境布置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园内设备和材料应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

  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

  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其思维和行为,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心理行为,公正、客观地对幼儿进行评价,并要以正面激励为主,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

  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幼儿个体心理的发展。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教师之间保持相互喜爱,合作共事,幼儿在这样的人际关系里,能受到教师的尊重,扮演成功的角色,满足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良好的幼儿园风气,是指园内所有成员在工作、学习、生活和行为方面比较一致的、富有个性特点的、稳定的集中表现。它要靠全体教职员工经过长期培养才能逐渐形成,而一旦形成,就会对全体成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考点 18 幼儿游戏的功能

  1.游戏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

  2.游戏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3.游戏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

  4.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5.游戏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6.游戏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考点 19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有三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指全班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的特点是集中性和统一性,即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并有统一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

  2.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指部分幼儿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活动的了解和指导。

  3.个别活动个别活动是指幼儿的自我学习活动或教师对幼儿的个别教育活动。这种活动形式可以满足幼儿的个人需要和兴趣。

  考点 20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是指评价者运用一系列评价方法确定被评价者的优势与缺陷、矛盾与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等。

  2.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是指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结果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具有引导和指向作用。

  3.监督功能

  监督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将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检查其是否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被评对象与目标的实际差距,使其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督促被评价对象朝着评价目标努力。

  4.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进行调节的功效和能力。

  5.激励功能

  激励功能是指评价能够激发和维持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被评价者的内部潜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6.鉴定功能

  鉴定功能是指通过评价认定、判断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实际价值的功效和能力。

  【结尾】以上就是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考点的相关内容,想要获取最新的考试试题等,可以关注我们吉林教师资格网

吉林教师资格网

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备考方案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