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教育局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简报
- 时间:
- 2019-03-01 14:43:02
- 作者:
- 刘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吉林教师资格网




目前,全市共排查出454所校外培训机构。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开展教育培训的公司(有照,无许可证)90所;“无证无照”培训机构(无照,无许可证)354所。现已完成整改机构 家,其中有15家具备办学条件的机构取得办学许可;家基本具备办学条件的机构正在办理办学许可; 家无证机构已摘牌停止办学。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编织高效治理网络。我市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行动,汤艳副市长亲自任全市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各县区分管县区长是专项治理行动的第一责任人。并在国家、省确定的教育、民政、人社、工商四部门联合治理的基础上,将责任部门扩大到公安、发改、住建、城管共八个部门,八部门联合下发了《辽源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做到了对校外培训机构各类问题执法全覆盖。7月5日,市政府召开了市县区政府及责任部门共28个单位参加的全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会议”,市政府张广信副秘书长代表市政府对专项治理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形成了以八个责任部门为支撑点,以市局、县(区)两级责任部门为工作线、以市县(区)属地责任区为覆盖面的高效治理网络,确保治理行动目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效果落实。
二、加大宣传、全面摸排,营造专项治理行动声势。一方面我们在辽源日报、吉D微风发布《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公告》,在市电视台同步报导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让专项治理行动在全社会监督之下进行;另一方面在5月份由四个县区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摸底登记,对摸排出的所有培训机构及存在问题逐一登记,建立工作台账,保证专项治理工作底数清、情况明。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摸底全面排查使校外培训机构及全社会了解了此次专项治理行动,营造了专项治理行动强大声势。
三、联合检查、形成合力,依法依规开展专项治理。由市、区两级教育、工商、公安消防、城管、住建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三个联合执法小组,对市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对办学条件相对完善、场地面积相对达标、常规管理相对规范的无证无照培训机构提出整改要求,责令其到教育局、商局办理证照,依法办学。对在民宅内办学、场地面积狭小、人员聚焦密度大、消防通道不畅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具备办学条件的责令其立即停止办学。对有照无证的培训机构,责令其到教育部门办理办学许可,没有办学许可证,只能在经营范围内开展业务,不能举办面向中小学的校外培训。
四、柔性执法、做好群众工作,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平稳有序。校外培训机构面广、量大、分布广泛,治理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多种多样,如完全依靠行政命令,不做充分的说服解释工作,极易引发不稳定。为此,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及时调整治理方式方法,着重在政策解读、思想疏导上下功夫,力争让大多数问题培训机构自行整改。一是加强治理工作力量,龙山区教育局成立了专门治理机构,专人专职负责治理工作。其他县区教育局也有专人负责治理工作。二是深入各机构反复做思想工作。对需进行整改的机构,每个机构基本上进行了两次面对面的沟通(或者通过电话),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很大一部机构进行了整改。大大减轻了强制关停的工作量,也使专项治理工作更加趋于平稳。
五、集中攻坚、专项治理,突破无证非法办班治理难点。
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在已取得治理成果基础上,针对无证无照培训机构取缔难、关停难等治理难点,市教育局全力开展集中攻坚。为进一步加强治理工作力量,成立专项治理行动工作组,工作组由教育、公安、工商、城管抽调人员组成,综合运用各部门执法职能,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力度,确保12月底之前无证无照培训机构全部整改。专项治理行动工作组对民宅内举办培训机构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机构逐一入户检查,当场下达责令改正(停办)通知书。目前,已有一部分培训机构停止办学进行整顿,集中攻坚行动显现成效。下一步,专项治理行动工作组将对拒不整改、仍然开展培训的机构进行强制关停。
六、分类施策、疏堵结合,形成治理规范的长效机制。
一是支持和帮助符合条件的取得办学许可证。通过审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让他们取得合法身份,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培训机构进行整改从而达到规范的标准。目前已有百余家培训机构进行办学许可咨询,已审批15家培训机构,目前又有10余家机构提出申请。二是切实加强在职教师管理,制定出台《关于禁止在职教师有偿办班补课行为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有偿办班补课行为界定、处分种类和办法,实行教师志愿服务备案制度,消除执纪执规过程中的模糊地带。加强对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补课办班的查处力度,今年已处理10名在职教师办班补课,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三是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将取得办学许可的培训机构列入白名单,将未取得办学许可的培训机构列入黑名单,黑、白名单面向社会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同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教育广大家长正确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增强对培训机构的分辨能力,合理的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四是向政府打报告申请课后三点半延时服务及高中恢复晚自习,解决中小学生课后看护、答疑辅导的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