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吉林教师资格网! 本站为【学考网】旗下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民间交流网站,最新教师考试动态请各位考生以吉林省教育考试院www.jleea.edu.cn或当地教育局所示为准。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招聘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微信小程序

免费领课/找工作

在线咨询
公众号
交流群
考生交流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短信提醒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获取验证码

特别提醒:

1.提醒为短信模式,请填写本人正确的手机号码

2.确认预约后,会有专门的客服确认您预约的项 目,请保持通讯畅通

3.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客服热线:
或点击网站首页的在线咨询

2020年吉林教师资格证:怎样高效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

时间:
2020-04-30 15:24:52
作者:
戈老师
阅读:
来源:
吉林教师资格网
  【导读】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大家都了解了吧,尤其《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一科大家复习时都知道重要考点有哪些嘛?不针对性的复习效率是不会提高的。

  为此,吉林教师资格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考点汇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复习,顺利通过笔试!
 

  一、九大德育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1.基本含义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

  展。

  2.贯彻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2019上材料题)

  1.基本含义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2019上材料题)

  1.基本含义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

  德。

  2.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基本含义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

  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

  要求发展。

  2.贯彻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

  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2019上简答题)

  1.基本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

  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我国的孔子提

  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

  别的教育。

  2.贯彻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含义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

  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贯彻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

  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含义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

  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贯彻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八)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2019上材料题)

  1.基本含义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

  性,克服消极因素。

  2.贯彻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

  扬优点。

  (九)集体教育原则(2019上材料题)

  1.基本含义

  教育者面对受教育者的集体进行教育,同时依靠并通过集体,教育其中的个别成员。这

  条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首先提出并坚持实行的。

  2.贯彻要求

  ①要培养坚强的集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集体活动,提高集体的道德水准。

  ②面向集体进行教育,将个别人的问题放到集体中去解决;通过处理个别人的问题,同

  时又使集体受到教育。

  八个德育方法(几乎每年都考)

  1. 说服教育法

  含义: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要求:(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

  (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

  (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2. 榜样示范法

  含义: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要求:(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

  3. 情感陶冶法

  含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要求:(1)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 实践锻炼法

  含义: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坚持

  5. 个人修养法

  含义: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

  6. 品德评价法

  含义: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7. 角色扮演法

  含义:通过让儿童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有异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暂时置于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的处境和角色行事。

  8. 合作学习法

  二、教学规律与原则

  1.教学规律(2019上简答题)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二、九大教学原则(几乎每年都会考,简答题材料题)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2018年下的简答题)

  (1)基本涵义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

  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

  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师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知识与理性

  知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发展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

  能与技巧。

  3.直观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

  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乌申斯基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4.启发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

  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

  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

  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

  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6.巩固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

  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②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③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7.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1)基本涵义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

  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②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③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②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③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1.简述中小学常见的教学方法。

  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2)实验法(3)实习作业法(4)实践活动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

  2. 简述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4. 简述运用疏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5. 请简述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一般方法。

  (1)观察

  这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要关于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共青团、学生会及班级的活动中,从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值日服务中,从交友结友,兴趣爱好中观察学生的真实情况。

  (2)谈话。

  班主任有目的跟学生、学生干部谈话,可以深入了解学生本人及其他学生的意见和情况,掌握本班学生动态

  (3)研究书面材料

  记载学生情况的书面材料很多,学生的入学登记表、学籍卡片、体格检查表、成绩单、作业

  本、试卷、学习计划和总结,实验和实习报告、周记等,都记载着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

  的发展情况。

  (4)调查访问

  调查和访问是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特别是专题调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或对某一

  问题作深入的了解,弄清前因后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6.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7.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的定向阶段

  (2)操作的模仿阶段

  (3)操作的整合阶段

  (4)操作的熟练阶段

  8.学校进行心理辅导的一般途径。

  (1)开设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有关课程。

  (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

  (4)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5)开展面向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活动。

  (6)开展小组辅导。

  (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

  9.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0.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 注意对象的特点

  2. 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3. 个人的主观状态

  11.简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

  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向学生介

  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掌握知

  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

  能发展认识能力。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

  自己潜在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

  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促

  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
 

  干货满满,大家可以合理计划性的复习,效率提高后会发现能记下的东西会更多。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幼教教师编制考试题库15道单选试题及答案解析的内容,若想得到更多关于吉林教师资格的相关资讯,如面试技巧、常见问题、教育新闻等,可以关注我们吉林教师资格网。

/uploadfile/2024/0328/20240328114730499.png

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备考方案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