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三)
- 时间:
- 2020-11-23 14:34:57
- 作者:
- 李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吉林教师资格网




4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①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
② 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③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 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42、德育内容包括哪些?
(1)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
(2)思想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3)道德教育。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功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知道。
43、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44、如何贯彻疏导性的德育原则:
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45、如何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德育要有计划和系统的进行。
46、如何贯彻长善救失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贯彻这一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47、中学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作工作
48、简述说服教育法的贯彻要求
说服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
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49、简述榜样法的贯彻要求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师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50、如何运用情感陶冶法进行德育?
(1)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教育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同时注意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3)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51、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教室内布置的简朴等;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集中注意听讲,如数学方法要新颖、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要丰富且逻辑性强等。
②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 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② 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③ 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④ 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3)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5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学习程度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4)识记者的态度
53、短时记忆的特点有哪些?
(1)时间很短,短时记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
(2)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平均值为7
(3)意识清晰,短时记忆是服从当前任务需要,主体正在操作、使用的记忆,主体有清晰的意识
(4)操作性强
(5)易受干扰
54、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记忆规律?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55、如何通过复习防止遗忘?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56、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1)言语信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智慧技能,是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3)认知策略,支配着学习者在对付环境时其自身的行为,即“内在的”的东西。
(4)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57、简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
58、简述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的条件
(1)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
(2)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第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以便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59、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
(1)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60、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
【结语】以上就是吉林教师资格网为大家整理出的中学教师资格证必背简答题(三),若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吉林教师资格网,吉林教师资格网会及时为大家更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信息。